房天下>  资讯中心  >沈阳房小帮>  正文

手机看新闻

高铁站闲置现象揭秘:投资巨款却遇冷

沈阳房小帮2024-05-22 00:37:14来自北京市

摘要:

【高铁站闲置现象揭秘:投资巨款却遇冷】网友关注:全国超20座高铁站闲置。近年来,我国高铁站增多,但部分高铁站因地理位置偏远、客流量低等原因,处于闲置或关闭状态。海南的海头站即为例,尽管投资巨大,但日客流量不足百人,运营后亏损严重。全国至少26个高铁站面临同样的命运。专家建议,应提升决策水平,科学规划,综合考虑经济和实用性,避免盲目追求政绩导致无效投资。

网友关注:全国超20座高铁站闲置

正文:

我国高铁网络的快速扩张带来了高铁站数量的激增,然而一些站点因为选址不当或客流量不足,成为闲置的“高铁鬼站”。以海南儋州海头站为例,尽管耗资超过4000万元,却因客流稀少而长期未能运营,直至社会舆论的力量推动其在2023年末开始使用。这一现象在全国多地上演,至少有26个高铁站面临类似的局面。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在高铁初期,铁道部出资占主导,但随着地方政府投资比重增大,其话语权也随之提高。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提升城市形象和政绩的考虑,投资建设高铁站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例如湖北省京山市,最初积极争取高铁设站并承诺投资,但后因资金压力巨大,无法承受而被迫停止。桂林更是建有9个高铁站,但五通站等因客流量小而停业。

专家呼吁,高铁站的选址和建设应该更加科学和实际。客流预测的失真和运营阶段车次排布不合理,使得一些高铁站陷入恶性循环,客流少导致列车停靠次数减少,从而进一步减少客流。地方政府在追求政绩的同时,不能忽视高铁站的真实需求和长远规划。

小编点评:

在铁路交通的迅猛发展背后,部分高铁站的闲置不免让人感到遗憾。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也反映了规划和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海头站的投资巨款到最终的启用,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地方政府在追求短期政绩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时会忽略长期规划和市场需求的科学评估。高铁站作为公共资产,其建设和运营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公共利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对于高铁站选址和建设的决策过程,应该引入更多的市场机制和科学评估,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同时,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闲置站点,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利用规划。比如,对于客流稀少的站点,可以考虑转型为物流中心或者特色商业区,以此挖掘潜在价值,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铁路建设投资得到合理利用,高铁网络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