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打拼的城牵挂的乡 两个家都在置业

辽宁日报  2016-08-15 06:08

[摘要] 中国人愿意过节,因为过节是家人团聚的理由。可是,在城市打拼的新生代农民工怕过节。

中国人愿意过节,因为过节是家人团聚的理由。可是,在城市打拼的新生代农民工怕过节。

城里没有相聚的人,留守在乡的人无法团圆。

尽管一年在城里打拼的日子超过300天,但在他们心里,家乡却是365天的牵挂。这牵挂,是浓浓的乡情。

虽然在城里买房置业,虽然在城里生儿育女,虽然知道自己的梦想和未来都留在城市,但家乡在心里的天平上依然是重重的一侧。

一面是日夜打拼的城,一面是心中牵挂的乡,哪个远?哪个近?他们是怎么衡量的?

引子

8月9日,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下工后,看着工友换上干净的T 恤衫,一边往外走一边打电话约女友看电影,周斌的心里有些落寞。

高中没毕业就从法库老家到沈阳打工了,转眼3年过去了,周斌一直单着,“没啥经济基础,别人也看不上咱。”

这几年,周斌一直在一个建筑队干瓦工。收了工,吃了饭,躺在出租屋的床上看手机,这是他一天惬意的时候。

立秋了,夜晚的凉意随着风从打开的窗户飘进来,远处广场舞“咣咣”的音乐声有些刺耳。住在村里时,对城里的这些热闹周斌是向往的,但真的身临其境,周斌反而觉得和自己都不沾边。

闲得无聊,两个上了年纪的工友撺掇周斌去河边的夜市逛逛。远远的,闻到一股烤苞米的煳味,让周斌想起候在灶膛里烧苞米的烟熏火燎,那味道更让他想起热气腾腾的大锅菜,冬暖夏凉的炕,同样在外打工的父亲和只剩下母亲的家。

带在身边的 永远是家乡的味道

周斌所在工程队的老板崔巍也没有过节的心情,虽然媳妇在身边,但9岁的女儿和4岁半的儿子还在河南老家,半年没见到孩子们了,崔巍两口子十分惦记。“没办法,两个孩子都带在身边的话,根本照顾不了。”

这些日子,女儿放暑假,媳妇隔两天就会给孩子打个电话,嘱咐别到水边玩,别单独出去,记得把假期作业写完了,帮爷爷奶奶照看弟弟。

自打2005年跟着老乡到沈阳干防水,崔巍在辽宁和河南之间的路上已经奔波了十多年。每年只能在春节的时候才能回家乡看看,看看日渐衰老的父母和日渐长大的孩子,每次都是大包小裹地回河南,给父母捎去东北的大米和木耳,给孩子带去玩具和衣物,回沈阳时几乎都是两手空空。每次奔赴家乡的兴奋,临别时都变成万般的不舍和留恋。

“每次回来的时候都不让他们送到车站,不是怕孩子伤心,而是我们两口子受不了。”个中滋味,只有在外打拼的人才知道。

想父母和孩子了,崔巍就让媳妇做顿手擀面,河南人爱吃面食,来沈阳十多年了,东北大米再香,崔巍对面条还是情有独钟。

四川来沈的魏刚顿顿离不了辣。

天气热,魏刚没什么胃口,从冰箱里拿出泡菜罐子,就着家乡的辣扒拉了半碗米饭。春节从老家带回来的腊肉早就吃完了,虽然大超市里有卖的,但魏刚从来没去买过,“那个味道不正宗。”

从沈阳到四川巴中有2000多公里的,但每年春节,魏刚还是愿意和老乡搭伴开车回四川,两个人换着开,日夜兼程,换人不换车,一路奔袭,30个赶回老家。“农村交通还是不太便利,春节看亲戚,有车方便。”

每次返城,魏刚都要把各家送的腊肉全装到车上,泡菜自然更要多装几坛,一路开回沈阳,车里搅和着腊肉的熏香和泡菜的酸爽。

2011年,魏刚组建了自己的瓦工队,七八个人都是四川老乡。四川人愿意夫妻俩俩出来打工,夫妻一组,男人干瓦工,女人打下手,工程队做饭也是各家媳妇轮着做,顿顿都是家乡的味道。临时雇的力工实在吃不下这么辣的菜,大伙一边吃一边笑着说:“不吃辣的,干活没力气哟!”

魏刚开车带回的吃食着实让工友觊觎了好一阵子,总盼着周末老板能拿出一条腊肉给大伙解解馋。一盘青椒炒腊肉,两瓶啤酒,家乡的味道冲淡了外出打拼人的乡愁。

交通便利了 家乡也不那么远了

上个月,于永鹏当爹了。在外打拼十三四年了,终于在沈阳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于永鹏特意回趟开原老家,在母亲坟前烧了纸,磕了头。

1982年出生的于永鹏初中毕业就去当兵了,退伍后投奔到在上海打工的舅舅,在一家五金加工厂做铝塑门窗。正赶上房地产处于上升势头,生意不错,2008年于永鹏就自己挑头单干,在青浦区整了个五金加工的小作坊,每个月也有万八千的收入。

前几年考虑到父母身体不好,正赶上有朋友在沈阳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还挺谈得来,于永鹏干脆回到沈阳发展,建厂、买房、结婚、生子,这几年倒也顺风顺水。

沈阳离开原老家开车不过3个,于永鹏倒是能常见父母了,母亲意外身故后,于永鹏干脆把父亲接到身边,在厂里帮忙。有时父亲想回老家看看,或老家亲戚有什么红白事,于永鹏就开车拉着父亲回趟老家,当天就能打个往返。

交通便利了,于永鹏和父亲没感觉离老家有多远。“下高速也是公路,柏油路一直修到村里。”每年“十一”,于永鹏都要开车带着父亲回老家,一是给母亲上坟,二是看看亲戚,顺便也带回一些山上的蘑菇,那是自小就吃惯的味道。

和于永鹏同龄的窦野在大连安家了。

17岁从铁岭老家到大连,干过服务员、水案、厨师,如今在金州租了个门脸卖麻辣鸭脖,日子过得倒也安稳。媳妇同样是从吉林农村到大连打工的,相同的经历让俩人走在一起,结婚、买房,有了孩子后,窦野干脆把父母也接到大连打工。“父母年纪大了,种不动地了,出来打工一家子还能在一起。”

以前,窦野不愿意回老家,坐快车的话得在沈阳倒车,大连到沈阳4个,沈阳到铁岭还得1个,再换大客一个半才能到家,加上中间换乘的时间,路上就是一天。回爱人吉林的老家还要多花上两三个,拖家带口的实在受罪。

高铁通了后,让窦野着实兴奋了一阵。“高铁能从大连直接到铁岭,不用换乘,回趟老家半天就到了,时间省了一半。”

如果条件允许

城市家乡都要置业

于永鹏把在开原买的房子在中介挂了有一阵子了,但一直没能出手。

“开原是个县级市,购买力有限,房子地理位置不错,但有价无市。”于永鹏在开原市购买的房子70多平方米,位于市中心,周边有学校,是2011年给父母买的,想让父母从农村搬到县城享享福,他回去看父母也方便。没等装修,母亲就过世了,房子也就闲置了,如今父亲跟着自己在沈阳,于永鹏就想把房子卖出去。

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有了经济基础后,在城里和老家所在的县城都置办房产的不少。一方面是为了让老人和孩子居住,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回家乡时有个落脚的地方。

“虽然一年也住不上半个月,但感觉那也是个家。”魏刚这几年发展不错,先是在家乡给父母建起了二层小楼,又在巴中市买了一套房子,2011年又在沈阳买了一套住宅。每年春节,魏刚先是回到村里陪父母在二层小楼过年,然后再到巴中市呆几天,把房子拾掇拾掇。“房子一年没人住,再加上四川湿气大,屋里的被褥都反着潮气。”

虽然巴中的房子更像旅店,但魏刚觉得在老家有套房子心里踏实,自己的根还在家乡。投了这么多钱,魏刚戏称自己也成了房奴:“三线城市房产不少都是在外打拼的农民工买的,置房置地是农民的传统,只要手头宽裕,打工的地方和远方的家乡都想要置业。”

虽然有3套房子,但对魏刚来说,家的概念是飘忽不定的,“你说哪儿是家?哪儿都是家,哪儿又都不是家。”

与魏刚这样两地置业的新生代农民工相比,崔巍的想法更多了些土地情怀:“我就想在沈阳周边的农村买块地,能种菜养鸡,打工之余还过农民的日子。”

几年前,崔巍就在河南项城给父母和孩子买了房子,以方便孩子念书。为了自己的土地梦,崔巍没在沈阳买房子,而是以每年8000元的价格在沈阳市和平区上河村租了一个蔬菜大棚,自己和工友吃住都在那儿,自己种菜吃。

现在,崔巍怕这地方动迁,在城郊接合部找块能种菜的地不容易,“争取再干几年,攒些钱在城边买块地养老用,咱是农民出身,怎么说跟土地都有感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沈阳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