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于洪区教育 开启现代化新纪元

沈阳日报  2015-05-21 08:11

[摘要]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优质的学校!”口号喊出去容易,要想践行落地,对于在教育资源上曾经“老旧落后”的于洪而言,绝非易事。首先破题需要解决两个关键词——“家门口”和“优质学校”。于洪区域特点复杂,版图跨越城区、城乡结合部以及乡村。城区的“家门口”和乡村的“家门口”,仅仅看学校的硬件,就有天壤之别。

“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优质的学校!”

口号喊出去容易,要想践行落地,对于在教育资源上曾经“老旧落后”的于洪而言,绝非易事。

首先破题需要解决两个关键词——“家门口”和“优质学校”。于洪区域特点复杂,版图跨越城区、城乡结合部以及乡村。城区的“家门口”和乡村的“家门口”,仅仅看学校的硬件,就有天壤之别。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往往向教育高地汇聚。“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就是如此残酷。

然而,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于洪的教育梦想非但落地生根,而且结出了累累硕果。根据《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报告》显示:于洪区初中发展水平、水平指数与均衡指数沈阳市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展水平在全省100个县区中名列前茅。

“守望家门,沐浴甘露”——于洪锻造了教育的奇迹。自启动教育强区创建工作以来,于洪举全区之力,真投入,重实干,不空谈,全面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发展,让于洪教育真正成为百姓受惠的民生工程。

补齐短板激活薄弱校沉睡的“细胞”

站在民生的角度,规划、设计和实施“民生工程”,是于洪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特色中大的亮点。

说到底,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在农村,而作为“重头戏”的“村小”却在教育的整体格局中长期被边缘化,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薄弱的环节。

围绕“家门口”配置“优质资源”的核心理念不动摇,于洪区并没有打破原有格局,而是全面提高每一所学校的“软硬环境”。“其实把几个街道的孩子合并统一搬到新教学楼很容易,可是你再深入想一想,那些住得比较远的孩子每天5点就要起床,路上还要颠簸一两个,孩子家长苦不堪言。如果要是住校,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增加了教育成本如同雪上加霜。”于洪区教育局局长关凤艳告诉记者,“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规划教育格局,才能把民心工程真正落实落好。”

欲让“村小”振翅高飞,首先要告别“村管时代”。目前于洪区薄弱“村小”全部划归于洪区教育局直属管理。理顺体系后,政府加大力度投入“硬件”升级,并且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教师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升这些学校的“软实力”。而今,高力、门台、前辛台、闸上这四所“村小”不仅办学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而且成为当地村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带着对农民的真挚情感开展教育建设,让基层的百姓子女享受到就近上好学的便利,转型后的“村小”正由教育发展的“短板”变为助推教育均衡的强大“引擎”。

学区建设 拆除教师流动的校际“围墙”

如果说,落后学校改造补齐了“薄弱校”短板,实现了“教育木桶”大容量,那么,“学区一体化”则是于洪区教育创新的又一步好棋!

根据地域和师资分布,于洪区将全区中小学划为七大学区,由学校单兵作战,到“1+1>2”的集团整合。七大学区成立后,以“学区”成绩作为绩效考核依据,让强校弱校充分抱团,优质教育资源全速流动。

全新的管理模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领、互动、共享、提高,目前“大学区”内工作制度、常规管理、考核制度、质量检测等“十统一”方针从制度层面予以了有力保障。

5月15日,记者来到了东平湖街小学,校长佟励东就是于洪区小学第四学区的带头人。通过学区内部历练,他已经迅速成长为沈阳市教育专家。佟校长告诉记者,“我们组织学区内的骨干教师和名师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库’,将这些有影响力教师的教案、课件、案例充分共享,并且为了更好促进教师交流,定期举行教师集体备课,并适时聘请专家对老师进行集体培训再拔高。”

“现在很多活动都是集合学区之力联合策划的,比如说聘请心理专家针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疏导,骨干教师的校际交流以及运动会……丰富多彩的校际活动不仅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扩大了教师的交际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让优质的教学资源大限度的发挥效力。”佟励东校长以实践说真知,充分肯定了大学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名校名师 引领优质资源辐射全区

优质教育再扩容,让名校开在家门口。于洪区充分利用区外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完善自我、强化自我、提升自我的发展目标,先后引进建设了东北育才丁香湖小学、沈阳市实验学校中海城小学、辽宁省实验学校于洪分校和辽宁省实验中学阳光小学。

“名校办分校”缩短了新建学校从成立到步入正轨的发展期,实现了新建学校的高起点,也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一位家长说:“如果不是家门口就有这样一所理想的学校,我可能会将孩子送到学区外去上学。现在好了,分校一办,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对我们家长来说这是件好事。”

在优质教育资源引领辐射带动下,其他学校也在学习和借鉴中,萌发了鲜活的动力。“以前总是羡慕这些好学校的美名,现如今成了‘自己人’,我们经常有机会去听课学习,有了标杆和方向,大家的积极性也更高了。”一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道,“好老师需要自我成长,但前提得需要一个好环境。”

好老师是学校的灵魂,抓住了这部分人力资源就等于抓住了学校建设的“牛鼻子”。于洪区聘请沈阳市教育专家王雅茹、谢志雪、张肖松等,他们在区域教育中充分发挥着榜样引领作用。

群众的口碑才是好的奖杯。当学校的软、硬件建设达到高度的和谐,教师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校园中、课堂上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时,才是真正优质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于洪区成为省内一年内实现国家、省、市教育强区“三连创”的县区,在不均衡的地域基础上实现了高水平的均衡教育,在打造“让于洪百姓的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优质学校”这一“教育梦”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开启于洪教育

现代化新纪元

于洪区教育局局长 关凤艳

2011年9月,于洪区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创建基础教育强区,打造优质均衡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教育这一重要的民生工程纳入到于洪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

围绕“全面建成辽宁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验区、沈阳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于洪区落实“五个三”发展模式,即坚持“理念、领导、投入”三个到位;注重“学校标准化、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一体化”三个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招聘交流、外引内培”三个机制;构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入学、贫困学生助学、残疾学生关爱”三个体系;谋求“协调、特色、和谐”三个发展,加快了基础教育强区创建进程,各项荣誉接踵而至,于洪区先后被评为沈阳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辽宁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社区教育实验区、辽宁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验区、“百、千、万”新课堂教学区域改革联盟实验基地等。

在均衡化发展的基础上,于洪区努力实现教育的高位和错位均衡发展。实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张扬个性,激昂生命。170中学的健美操、56中学的男子手球等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于洪区各校均已实现“一校一品、一校一色”的办学目标,12所学校被评为市级特色品牌学校。

向幸福出发

——于洪新城第二小学的“成长印记”

从杂草丛生、烟熏火炉中焕发新生的于洪新城第二小学,是“村小”华丽转身的“幸福样本”,“现代化的办学条件+专家型的教师团队+幸福教育的人文理念”产生的叠加效应,将均衡化教育拉进了有序的轨道。

而“二小”的“成长印记”只是于洪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一个缩影。

“硬环境”升级换代

让每个角落弥漫幸福空气

2011年3月,李冰次到甘官小学报到时,眼前破败的校舍让她恍然以为自己穿越到了20年前:黑糊糊的教室里还在烧着火炉,刚去时炉子总是生不好,炉火不旺,教室里特别冷,孩子们跟我受苦了……

自2011年启动创建教育强区工作以来,于洪区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了5所学校的新建工程,而于洪新城第二小学正是这股改革浪潮席卷下的受益者,甘官、富官、金沙三所“村小”全部搬进了现代化的教学楼——

在王雅茹校长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主教学楼。门厅上“向幸福出发”几个大字熠熠发光。“合并之初,我曾经在三所‘村小’做了三个月的调研,我由衷地钦佩孩子们还有老师可以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坚守。是孩子们纯真的眼神给了我灵感,我一定要尽全力让他们得到幸福……”

“软环境”优化提升

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童年

一座巨大的孔子塑像,屹立在校园正中央,这是新城二小的“灵魂地标”。每天早晨上学,孩子们都要向孔子像行礼致敬。然而,传统文化的教育并非流于表面,《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课程已经重返课堂。

一排排整齐的书架陈列在走廊两侧,只要拿完书,把借阅卡插在原有位置,孩子们便可拿走任何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拥数以万计的精美图书,每个孩子都能感到无法言说的幸福。这是于洪区“溢香书廊”的一处缩影。正在读六年级的何琳琳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很少能接触到课外书,现在有了开放的图书馆,同学们一下课就抢着来挑书,通过课外阅读我们学会了许多新知识,特别开心。”

让孩子们获得幸福的“教育因子”何止这些!音乐、美术、彩陶等以前孩子们从未接触的课程全部列入教案,缤纷了整个童年。

“均衡化”创造奇迹

好环境让育才学苗“回归”

一个考上育才的学苗选择在这里上学,一群曾经转到外区的孩子重新回到了于洪。均衡化教育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学校”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孩子考上了育才小学,不过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高巍还是决定把孩子送到于洪新城第二小学,原因很简单:“我非常认可学校‘幸福教育’的文化理念,让孩子们拥有快乐的童年,正直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于洪创建教育强区的步伐,不仅赢回了优质学苗,并且引来吉林和省内教育同行的赞许,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于洪新城第二小学的孩子们手绘了不少书签送给老师作为新年礼物。站在冬日凛冽的寒风里,他们手拿画笔站在操场上,一张又一张地绘制学校的美景,惟有深爱,才能如此。

 相关新闻:

学区划分方案8月15日公布

一张图解读"房产证办理流程"

行业老大动真格!万科蓝山赐你1折房

楼市呈现回暖 沈阳等35城库存总量连降两个月

沈部分银行再上调存款利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沈阳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