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市场 > 正文

住建部副部长:全国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500万套

中国广播网   2013-12-09 06:39

[摘要] “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3600万套的目标任务已完成了2/3。2014年起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统称为公租房。一些地方开展的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探索有助于解决“夹心层”住房难。

“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3600万套的目标任务已完成了2/3。2014年起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统称为公租房。一些地方开展的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探索有助于解决“夹心层”住房难。

疑问一:

保障房到底建成了多少?

解读:

据各地统计,自2011年以来,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500万套以上。“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3600万套的目标任务,前三年已经开工建设2400多万套,完成了2/3。

记者: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现阶段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齐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要落实好《决定》精神,就要在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住房有着巨大的需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解决好群众住有所居问题,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满足群众自住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同时,政府必须“补好位”,为那些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的群众,提供能够满足基本需要的住房保障公共服务。

贯彻落实《决定》要求,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任务。当前,我们要把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切入点,加快推进改革。首先要继续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各类棚户区改造,解决保障性住房总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要通过改革调整,使群众更便捷地享受到住房保障制度。

记者:这几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现在供应规模到底有多大?

齐骥:为加快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并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的目标任务。2011年和2012年已经开工了1800多万套。2013年,目标任务是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截至11月底,已全面完成了这一任务。“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目标,前三年已经开工建设2400多万套,完成了目标任务的2/3。从初步汇总各地上报计划来看,2014年有望开工600万套以上。据各地统计,自2011年以来,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1500万套以上。新一届政府提出,从2013年起,5年内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

疑问二:

低收入群体如何更便捷地享受保障?

解读:

整合两种保障性住房资源,方便群众申请,在分配上给了群众更大的选择空间。原廉租住房对象,即便是收入提高了一些,通过适度调高租金,仍可以居住在保障房中,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保障房退出难的问题。

记者:近些年,在保障房建设提速的同时,分配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申请难,退出难,房源与工作、就学地严重分离等。如何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

齐骥:从方便群众、提高效率、促进不同收入人群混合居住等方面考虑,为进一步改进保障性住房供应、分配和管理模式,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通知,决定从2014年起对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实行并轨运行,统称为公租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顺应群众意愿,符合各地实际,并轨运行会给今后住房保障工作带来积极推动。

记者:两房并轨运行,具体的好处有哪些?

齐骥:一是方便群众申请。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都属于租赁型住房,但面向的群体不一样,需要分别申请、分别排队。并轨运行后,整合两种保障性住房资源,建立统一的申请受理渠道和程序,能给群众申请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给群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原来的两类房源合并成公共租赁住房一类房源后,在分配上,给了群众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比方说,申请廉租住房,因就业、孩子就学等需要居住在城西,可廉租住房房源在城东,并轨后,申请城西的公共租赁住房就解决了问题。

三是给在保的住房困难家庭带来了方便。按照以前保障房管理,对因收入等情况发生变化的群众,需要退出廉租住房后再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这给群众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并轨运行后,原廉租住房对象,即便是收入提高了一些,通过适度调高租金,这样保障家庭仍可以居住在保障房中,继续享受保障。

四是将优先解决收入较低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并轨运行后,公共租赁住房的供应对象覆盖收入、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分配时采取按收入从低到高排序,优先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且对他们实行租金减免的政策。收入低的家庭,租金减免多一些,收入相对高的家庭,租金减免少一些,体现了社会公平。收入提高的家庭,多交一点租金,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保障房退出难的问题。

疑问三:

“夹心层”的住房困难如何解决?

解读:

一些地方开展了共有产权保障方式的探索,有利于加快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共有产权保障的探索,完善产权分配和上市交易调节机制,切实消除牟利和寻租空间。

记者: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推出了“自住型商品房”等新型保障房。对于这类共有产权保障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持何种态度?

齐骥:这几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不少地方住房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房价上涨压力较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下降。特别是新就业职工及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代表的城镇新移民,即所谓的“夹心层”的住房困难问题逐步变得突出。

与收入、低收入的住房保障对象相比,“夹心层”群众多具有较好的劳动技能,有一定的住房支付能力,只是由于工作年限短、积累少,主要表现为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他们渴望拥有自己的住房,实现稳定居住。

为此,一些地方开展了共有产权保障方式的探索。共有产权保障房,就是保障对象根据自己的条件购买保障性住房一定比例的产权份额,地方政府持有保障性住房的另一部分产权。地方政府让渡部分土地出让,有的还给予适当财政补助、税费减免,以降低住房的建设成本,然后以低于市场价格配售给符合条件的购房家庭。配售时,在合同中明确共有双方的产权份额及将来上市交易的条件和增值所得的分配比例。

从一些城市的实践来看,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发展共有产权住房,能够调动群众依靠自己努力改善住房条件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解决群众住房困难。同时,发展共有产权保障房,符合公平、效率原则,可以避免陷入福利陷阱,有利于保持或激发社会的活力。

下一步,住建部将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共有产权保障的探索,完善产权分配和上市交易调节机制,切实消除牟利和寻租空间。

楼市调控面临"大变局"

银行暂停房贷蔓延至17个城市 2014年或持续收缩

2014年中国楼市:涨还是跌?

房产缺乏趋势性上涨催化剂 利率市场化将抑制房价

房地产调控的2014年将如何开局 个人投资须谨慎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沈阳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 更多>>
新闻聚合 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 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318041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