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评论 > 正文

不缺也买!"中国式买房"源自"中国式调控"

中国经济网  2013-09-23 08:10

[摘要] 在近日举行的南京秋季房交会现场火爆,其中不少人既不属“刚需”,也无迫切的改善要求,但看到当下楼市红火,周围同事朋友接连购房,便也按捺不住冲动加入买房大军。这种“中国式买房”的跟风者,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过热现象。

在近日举行的南京秋季房交会现场火爆,其中不少人既不属“刚需”,也无迫切的改善要求,但看到当下楼市红火,周围同事朋友接连购房,便也按捺不住冲动加入买房大军。这种“中国式买房”的跟风者,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过热现象。(9月22日《扬子晚报》)

不管是不是绿灯,凑齐一小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这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而不管是不是缺房,看到别人都在买,自己也去抢一套,与需求无关,自然也被人戏称为“中国式买房”了。显然,这是一种不理性,甚至是一种病。的确,“从众”是消费行为的一大推动力,而“怕吃亏”则是“中国式买房”的直接诱因。盲目跟风,最终会不会占便宜不说,却肯定会进一步推动房价的高企和开发商的惜售,加剧房地产市场的“虚火”和畸形。

“中国式买房”的出现和蔓延,看似是一些人冲动之下惹的祸,却也不能全怪“业主”。除了投资渠道狭窄、有钱只能买房外,更多的是由于现实的市场状况给了人们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首先是房地产调控总体上不给力,十年九调,越调越高。新近发布的8 月份房地产数据中,70个大中城市有69个房价都在上涨,这样的数据自然会让人们对房价走高产生一定的恐慌。而市场走势的不明朗、房产税的各种传言、地王频现等,也让人们不自主地产生某种“消费冲动”,“不买吃亏”的想法就化为了行动。

其次是房地产调控具体执行中有空子可钻甚至有故意“放水”之嫌。虽然中央调控意图明显,可一些地方政府阳奉阴违,时不时蠢蠢欲动,打政策的擦边球就不用说了,就是被广泛看好的限购,其实大都有空子可钻。以南京而言,该市前不久出台了进一步规范商品房销售秩序四条措施,似乎很严格,可多位市民表示这并不能抑制他们购房的决心,如果铁了心要抢房,只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手续,“四条规定”并不能阻挡他们的购房脚步。

第三是房地产调控只有“原则”没有罚则。对于调控,这些年有关部门发布的措施不少,禁令很多,但大多局限于“原则上”,缺乏刚性约束,不过是喊几句“狼来了”。至今,我们还未见过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因调控不力被真正问责,以致调控成了“空调”。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与其说“中国式买房”是国人的不理性和冲动,倒不如说是“中国式调控”下的蛋。也许,“中国式买房”正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心中想”。这也难怪,一些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惯了,没有了“中国式买房”,就意味着断了由此产生的财税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执行房地产调控时哪有心思动真格的?

然而,“房地产市场是有周期的,现在的火爆并不会长久,楼市盛极而衰其实并不遥远”。专家的话,虽然给火热的市场泼了盆冷水,可清醒者又有几人?只有调控动真格的,地方政府放弃土地财政,房价才能趋于理性,“中国式买房”才能不再出现和蔓延。从这个意义上说,终结“中国式买房”,关键在于终结“中国式调控”。这不仅是为“业主”的利益着想,更是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考虑。

房天下更多精彩阅读推荐>>>【请点击

市场>>

陈淮:现行楼市政策不需放松也不需加码

8月一线城市房价领涨 业内:不排除调控加码可能

中国地产商持千亿现金观望 为新一轮调控做准备

观点>>

秦虹:房地产市场分化将成常态

国世平:沈阳房价即将崩盘

姚树洁:地产泡沫必爆破 将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

不可触犯学原则 9种注定是凶宅的房屋

物品摆放之卧室空间 15条禁忌要牢记

大师支招 教你如何挑选8种好住宅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沈阳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